中国建筑人才网首页 > 资讯 > 环保工程师 > 正文

2025环保工程师《专业常识》模拟练习题

点击数:613 发布时间:2025-06-22 收藏本页

阅读正文

2025环保工程师《专业常识》模拟练习题

2025环保工程师《专业常识》模拟练习题

1、在吸收设施里,用的较少的操作是

A.顺流操作

B.逆流操作

C.逆流与错流结合

D.错流操作

答案:A

2、动活性与静活性的关系是

A.大于

B.小于

C.相等

D.非常复杂

答案:B

3、当影响吸附的原因主如果温度时,最佳选择吸附剂再生办法。

A.升温再生

B.化学转化脱附

C.置换脱附

D.吹扫脱附

答案:A

4、分子筛的吸附分子直径范围是。

A.平均分子直径大于0.4nrn的分子物质

B.平均分子直径小于0.4nrn的分子物质

C.平均分子直径等于0.4nm的分子物质

D.平均分子直径小于等于0.4nm的分子物质

答案:D

5、是化学吸附的特点过程是

A.外扩散过程

B.化学反应过程

C.内扩散过程

D.表面吸附过程

答案:B

6、二氧化硫催化转化为三氧化硫时,多用做主活什物质。

A.硅胶

B.AL2O3

C.V2O5

D.Pt金属氧化物

答案:C

7、用冷凝法净化有机废气时,通过手段可以提升净化成效。

A.减少温度

B.减少气体速度

C.提升温度

D.减少重压

答案:A

8、对于吸收过程,下面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,其正确表述是

A.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

B.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

C.吸收操作线总坐落于平衡线上方

D.吸收操作线总坐落于平衡线下方

答案:C

9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。

A.相平衡前,只存在吸收过程

B.气相中溶质分压比其平衡分压越大,越利于吸收

C.相平衡时,吸收与解吸停止

D.气相中溶质分压与其平衡分压相差越大,传质推进力越大

答案:B, D

10、下面关于双膜理论说法正确的是

A.气液两相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.

B.气液两相界面处,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况

C.吸收传质阻力存在于两薄膜层

D.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法通过两薄膜层

答案:B, C, D

11.城市自来水厂的设计规模,一般按以下何项确定?

A 设计年限内平均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

B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

C 设计年限内平均日最高时供水量加自用水量

D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加自用水量

答案 B

12.树枝状管网水力计算中,流量分配确定后,某管段流量是指以下何项?

A 该管段将来所有节点流量之和

B 该管段前后两节点流量之和

C 沿线流量乘以该管段长度之和

D 比流量乘以该管段长度之和

答案 A

13. 为节省供水能量,使用分区供水时,按理论计算可论证分区数目与节省能量多少的关系是以下何项?

A 仅串联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B 仅并联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C 只有分区为偶数时,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D 无论串联并联,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答案 D

14. 为节省供水能量,使用分区供水时,按理论计算可论证分区数目与节省能量多少的关系是以下何项?

A 仅串联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B 仅并联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C 只有分区为偶数时,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D 无论串联并联,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答案 D

15. 为节省供水能量,使用分区供水时,按理论计算可论证分区数目与节省能量多少的关系是以下何项?

A 仅串联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B 仅并联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C 只有分区为偶数时,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D 无论串联并联,分区越多,节省能量越多

答案 D

16、 气体的水平传递是借用于气体扩散来完成的,扩散的两种形式是

A.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

B.二分子扩散和布朗运动

C.颗粒扩散和分子扩散

D.布朗运动和涡流扩散

答案:A

17、 现在对气体吸收最简明、直观、同意度最高的理论是

A.布朗理论

B.双膜理论

C.分子理论

D.表面更新理论

答案:B

18、 下面主要受液膜控制的过程有。

A.水吸收氯气

B.水吸收氨

C.碱液吸收流化氢

D.水吸收SO2

答案:A

19、 当气体溶解度非常小时,吸效果果主要受控制。

A.液膜

B.气膜和液膜

C.气相分压

D.气膜

答案:A

20、 文丘里管的结构组成是。

A.渐缩管、喷管、渐扩管

B.渐缩管、喉管、渐扩管

C.渐缩管、喷管、喉管

D.渐缩管、喉管、进气管

答案:B

中国建筑人才网是目前国内线上教育服务平台之一,一直以教育产品品质、用户体验为使命,不断创新技术并应用于教学,打造独家精品课程内容,倾力打造易用、实用型学习平台,传递知识与梦想。

Copyright(c)2018-2025 中国建筑人才网(https://www.ermaue.com/)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川B2-20190782

中国建筑人才网(https://www.ermaue.com/)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川B2-20190782